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育春并不意味着肆意软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1)“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有哪些?
(2)请你谈谈对“慎独”的理解。
下列古语、俗语、名言警句体现尊重的有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③要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④工作,独立获得食物是尊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有网站发起关于乘地铁十大不文明现象的网络问卷:其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接打电话等不文明现象位于前列,这些现象经常会受到周围乘客的指责。这说明( )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②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坚决不做
④行己有耻,要有羞耻之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情就不去做(______)
为增强知耻之心、懂得知耻的意义、掌握知耻的方法,七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开展一次有关知耻的主题探究活动,现请你参加。
(活动设计)
(1)请帮忙设计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方式。
活动主题 | |
活动方式 |
(观察分析)
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考试作弊;满口脏话却不以为然;把抽烟、喝酒、打架当作“酷”……他们也知道不对,可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
(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活动反思)
古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不仅要了解自身的优点,还要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这对个人至关重要,对国家和民族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要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2017年清明节期间,湖北荆州警方组织交管、巡特警、派出所警力共1900名,共同开展交通秩序维护,在易拥堵路段制定临时交通管制和分流疏导措施,增设临时交通引导标志,增加警力疏导,确保高速、国道及29个公墓区周边道路通畅。在中心城区火车站、公交车站和商贸繁华地段,启动公安武警联合巡逻机制,确保街头的全时段、全地域控制。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1.11%,交通事故同比下降74%,中心城区“两抢”案件实现“零发案”,为全市人民营造了“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良好环境。
(1)湖北荆州警方营造“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良好环境有哪些重要意义?
2017年2月14日8:00左右,记者在天津市咸阳北路公交站乘上了一辆双层公交车,刚行驶了几站,看见一名中年妇女拎着早点走进车厢,她找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了下来,就一口一口吃起早点来。不一会儿,另一名中年妇女坐在了她的跟前,可能是由于早点的味道比较浓烈,坐了不到5分钟就立即更换了位置。记者观察到,因为那名中年妇女一直吃着早点,周围的几名乘客或者用随身物品捂着鼻子,或者站在距离稍远的位置,一直等到记者下车,也没有看见有其他乘客坐在吃早点妇女旁边的座位上。
(2)材料中中年妇女在公交车上吃早点是尊重他人的行为吗?为什么?
“我七年级就辍学,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生活了。”在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内,20岁的小宇回忆辍学后的生活时说,“去网吧上网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生活来源有的是打架所得,有的是朋友的钱,朋友之间谁手头富裕就多拿出来些,大家一起花。”辍学3年后,年仅15岁的小宇因“哥们儿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3)小宇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小宇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4)小宇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在七年级的一次考试中,小明的数学成绩不及格,这使他羞愧难当。为了保全面子,小明把分数进行改动后才把试卷交给父母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小明的做法是知耻的表现吗?为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你认为考试失利之后小明该怎么办呢?(两个方面即可)
(3)写出生活中两个缺乏羞耻之心的事例。(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一 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道:“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
材料二 公园里,一个同学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侧目。最后,他被管理人员发现并处以罚款。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我们应怎样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的意思是说,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社会中有这样的一些行为和现象:
①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知廉耻,懂荣辱 ③自我省察
④有道德底线,遵纪守法 ⑤拒绝不良诱感 ⑥学雷锋做好事
(1)以上行为和现象:属于“行己有耻”的有?
属于“止于至善”的有?
(2)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3)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止于至善”的美好状态?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材料一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人们对“反腐”的讨论。里面的几个贪官的行为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究其原因是这些贪官没有气节,丢失了“脊梁骨”。气节,就是要从“行已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立本的工作,挺直自己的“脊梁骨”,为民为公,不贪不腐,无私奉献,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二 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礼记》,如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江南大学“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等等。
(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材料一中的贪官触犯了什么底线?
(2)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3)你认为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怎样做才能践行“止于至善”的校训?
习近平在《从政杂谈》中说:“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
请问:我们该如何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
据有关报道,有许多高校通过分析大学生一卡通消费数据,结合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为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发放隐形资助,用于补贴生活所需。此做法( )
①巧妙依托大数据,解决困难送温暖
②保护学生隐私权,关爱他人讲艺术
③尊重理解是关键,无声助人想周全
④精准补助释善意,身体力行重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可一些中学生不顾规定,想尽各种办法到网吧玩游戏。面对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要有知耻之心,有所不为,拒绝上网
②判断是非善恶,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③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
④磨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力,拒绝一切诱惑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行己有耻”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应该去做对此,我们应该
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③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不做
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小杨经常辱骂同学,对老师视而不见,对长辈爱理不理。小杨的行为( )
①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是个人私事,不值得一提
③没有做到以礼待人
④不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显示:76.3%的学生从小学时候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的监管大多以成绩作为标准。《报告》认为,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高峰期,要在中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网络时,就立规矩、养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知道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升辨“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的事情可以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今年曾一度刷爆朋友圈,《苔》启发我们做人要
A.自尊自强 B.宽容友善 C.诚实守信 D.知耻记耻
下列属于“行己有耻”内容的是
①真诚面对自我 ②闻过而终礼 ③知耻而后勇 ④信守承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是自己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③高谈阔论必受他人指责,产生隔阂和矛盾
④尊重能够减少摩擦,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克雷尔特说:“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
A.平等待人 B.与别人合作
C.欣赏别人 D.与别人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