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时事日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蕴含的主要道理。
时事日志 ★2009年8月4日 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 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创新创业创优优秀人才代表2009年8月4日到北戴河休假。 ★2009年9月10日 教育部举行“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国教育系统模范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 2009年10月29日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2009年11月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温家宝指出,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3)教育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的第一资源。
(6)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时代的正确选择。
在联合国主办的一次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征文中,获得最高奖的是一篇只有一句话的文章:“当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时,他(她)听到了敲门声……”
(1)根据上述情景,请你展开想象,续写文章(不超过50字)。
(2)续写后,谈谈你的感想。
(1)答如:可写地球恶化的灾难性后果,如“他(她)喜出望外,毕竟还有生灵!但是有一天,一阵狂风暴雨袭击了奄奄一息的地球。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终于灭绝了……”或:写人类醒悟重生后的情况,如“他(她)喜出望外,毕竟还有生灵!过了几十年后,由于精心保护,地球上又出现了一片繁荣……”
(2)感想:从“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或重要性”“怎么保护环境”两方面来回答。如: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②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我们的家园。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从2009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这些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请列举2009年5月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1)政治方面: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举行;②修正选举法实现城乡“同票同权”等。(2)经济方面: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
(3)外交方面:①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和20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峰会;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等。
(4)科技方面:①我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②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等。
(5)体育方面:①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成功举行;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共获得5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等。(说明:每个方面答出一项重要成就即可。)
艰苦奋斗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一。下列各句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2009年9月30目,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海外人才和优秀留学回国人才观礼团发表讲话时强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因为
①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②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
③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④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建设小康社会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建设和谐社会 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B
2009年的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基础上,政治互信继续增加,两岸“三通”全面实现,两会商谈成果不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国家独立,民族统一 B.两岸的直接“三通”
C.一个中国原则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2010年3月5目,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这有利于
①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资源紧张状况
④建设生态文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策和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围绕如何实行对外开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把引进、吸收与维护自身安全有机结合起来
②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有机结合起来
③只对周边国家和与我们根本利益一致的国家开放
④对外开放符合时代特征,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⑤开放中要自觉抵制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并努力实现自主创新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目前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经济实体。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基本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D.民族区域自抬制度
A
从“温饱”到“小康”,是国社会经济的一次深刻的变革,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更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壮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直接动力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生产力
B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订)》。该法在修改过程中,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说明
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建立珍稀动植物保护区
②烹饪斑鸠、青蛙等野味招揽顾客
③救治受伤的天鹅
④在植物园劝告他人不要随意攀爬树木拍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告诉我们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B.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C.集体与个人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
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D
甲丢了心爱的手机,怀疑是丙所为,怂恿好友乙在同学中散布谣言是丙偷的,丙非常恼火,拆毁了甲乙的多封信件,甲乙发现后,联手将丙打成轻伤。那么乙侵犯了丙的
A.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和隐私权
C.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
A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要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
A.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
C.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D.增强自我保护的技能
B
据一项题为“青少年眼中的朋友”的调查显示:约90%的青少年拥有2个以上的知心朋友,其中46%的人表示自己的知心朋友数量超过4个,朋友是他们主要的倾诉对象。这表明
A.朋友就是来分担痛苦的
B.青少年时期,朋友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
C.我们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交往
D.青少年不善于交往,朋友太少
B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棵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谷中,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丛小树。”这诗句启迪我们
①既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又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②不必追求最好,得过且过就好
③要善于发挥长处,最好地发展自己
④要学会悦纳自我,完善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刘超同学给自己定出目标,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可总是不能持之以恒。针对他的问题,最恰当的“处方”是
A.磨砺意志 B.承受挫折 C.顺其自然 D.放弃目标
A
有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我很爱戴我的老师。但有时也很害怕我的老师;我有许多话想和老师说,但又不敢说;我希望能和老师成为朋友,可又担心老师瞧不起我。”这是很多同学的内心矛盾。对此,你的建议是
A.要理解老师的想法,化解与老师之问的矛盾
B.多交几个朋友、多和同学沟通
C.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
D.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老师沟通
D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从这些“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身上,我们感受到
①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②无私的奉献精神
③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这是_________在一体化道路上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A.东盟 B.非洲联盟 C.欧盟 D.美洲联盟
C
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_________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A.7% B.8% C.9% D.10%
B
2010年2月15日,中国选手_________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现场观众和裁判,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花样滑冰项目的奥运金牌,也是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
A.庞清,佟健 B.张丹/张昊
C.王漾,周洋 D.申雪/赵宏博
D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8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
A.何厚铧 B.曾荫权 C.董建华 D.崔世安
D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是
A.保“增长” B.促“转变”
C.重“民生” D.保稳定
B
下边漫画《小康的后腿》说明
①我国人口问题就是数量过多
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未实现总体小康
③人口问题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④人口过多、新增人口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古典文学,尤其是古诗词。这些爱好对我致力于数学研究帮助很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数学研究离不开古典文学和古诗词
B.每位科学家都有高雅的情趣
C.有高雅的情趣就一定能取得科学上的巨大成就
D.高雅的情趣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有助于事业成功
D
滨州市某初级中学准备围绕“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九年级六班的同学们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积极参与。
【镜头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2月27日下午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一个人能有工作,不仅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尊严。总理称,大学生是有知识的劳动者,政府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
【我思我悟】
(1)为什么说“一个人能有工作,不仅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尊严”?
【镜头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解我答】
(2)党和政府为什么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镜头三】温家宝总理在谈到2009年政府工作的体会时说: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此,同学们形象地创作了一幅漫画《民生列车》。
【我学我用】
(3)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4)为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班委会决定以“让我们的民生列车轻装前进”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小论文征集活动,请你简要列出小论文的内容要点。
(1)就业能够使人们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使人们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在工作的过程中,人们的自身价值也得以体现,可以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因此,就业既关系生计又关系尊严。
(2)因为重视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3)①发展(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这是因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巩固、完善社会主文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也离不开发展。
(4)①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④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⑤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⑧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为了让同学们远离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滨州市某中学在暑假到来之际,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进行了宣传。以下是橱窗中的部分内容:
★自我保护提示
橱窗中,以漫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自我保护提示。下面是其中的两幅漫画:
(1)除了漫画中提示的方面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示?
★学习法律知识
为使同学安全度过暑假,学校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两部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
(2)假如要你推荐这样两部法律,你会推荐哪两部法律?
(3)作为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
★宣传活动感悟
(4)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你有何感悟?
(1)如:用气用电、突发火灾等。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①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③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①掌握了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②增强了自己的法制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