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大事。
材料一 :2013—2017年W县乡村旅游年收入增长率与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变化图
(1)概括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及内在联系。
材料二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W县仅仅围绕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③乡村科普;④移风易俗等四个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见下表)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
(2)请把材料二中的代号填入下表的相应空格中,每栏限填一项。
序号 | W县加强文化建设的举措 | 对应代号 |
1 | 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写家训 书家史”教育实践活动 | |
2 | 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人情攀比,破除封建迷信 | |
3 | 邀请农科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点对点”帮扶 | |
4 | 以“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为主题,建起了一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 |
(3)运用“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W县加强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4分)
(4)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角度,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4分)
(1)①2013—2017 年,W 县乡村旅游年收入增长率逐年提高;②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逐年提高;③乡村旅游年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④乡村旅游年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快速增长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每点1分,共4分)
(2)序号1——①;序号2——④;序号3——③;序号4——②。(1分1项,共4分)
(3)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③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或者“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④W县建设文化礼堂、“写家训书家史”教育实践活动等举措促进了农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乡村振兴。(2分)
(4)①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有利于整体提升民族素质;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每点1分,共3分)
市场就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买卖双方于一定的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市场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也是“调节器”:
①社会经济的兴衰常常可以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市场繁荣,说明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市场萧条,说明社会经济在衰落。
②市场是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点,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市场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也是“调节器”。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市场经济乃是一种经济制度,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改革的作用、目标:
作用: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三个划时代的标志:
①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大地改革的序幕;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邓小平视查南方的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本世纪初,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可以直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决定生产和经营的品种和数量,既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又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市场经济是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运动形态。
1、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市场主体不管是人还是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产权,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2、市场经济是平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是靠买卖双方的契约联结起来的。对契约的遵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双方共同遵守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来保证。因此,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交换只能在等价的基础上进行。
3、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都力图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必然存在竞争。
4、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
5、市场经济是服务经济:商品只有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为他人和社会更好地服务才能获得更大的盈利。
6、市场经济是网络经济:为使生产要素有来路,产品有销路,必须发展横向联系;为求得自上而下的指导、协调、规划和监督,必须发展纵向经济。
7、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市场经济是没有边界的,它反对任何形式的边界封锁、部门分割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市场要对国内开放,也对国外开放。
8、市场经济是动态经济:竞争机制支配企业行为使市场处于非平衡状态,生产要素在竞争中流动又可产生平衡的倾向。
中国的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它必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而且公有制形式可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可以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兼顾公平与效率,又可以对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法制是市场经济的护卫者。
法律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规则。
平等、公平、公正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要求,是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原则。
经济法律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①要维护现代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就必须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
②只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才能引导和规范人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经济活动,避免经济活动中的不公平现象。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