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侵害少年儿童权益的事件频发。细心的小明从四个方面收集了素材,请你阅读并探究相关问题。
【来自家庭的侵害】2015年4月4日,一组男童被虐打的照片在网上疯传,涉案人李某因学习问题使用抓痒耙、跳绳殴打受害儿童,造成受害儿童体表分布较广泛的挫伤;江苏南京一吸毒母亲活活饿死2名女儿;浙江金华一母亲将4岁儿子烧伤致死……
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正式施行。反家暴法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反家暴法律,开辟了“家事立国法”的新篇章。伴随着新法律的出台,“未成年人遭遇家暴,如何维权”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
(1)假如你参与材料中话题的讨论,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来自学校的侵害】2015年,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并用烟头烫伤;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视频被曝光,视频中一女生被逼下跪,并被连扇耳光;四川乐至县一名女孩遭三名初中女生扒光羞辱;贵州纳雍县一名初中生被同校学生拉出校外暴打致死……
(2)远离校园暴力,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来自社会的侵害】2016年2月下旬,济南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查获一起大量非法经营的人用疫苗案,涉及国内24省市,300多人涉案,涉案金额达5.7亿多元。李克强总理对这起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各地已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下一步还要坚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
(3)非法经营疫苗行为受到严惩说明了什么?
【来自网络的侵害】当前,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虚假信息屡见不鲜,其中一些“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信息,有的看似是在传递正能量,实则暗藏着虚假、欺诈。
对此,有人说:“网络是自由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的空间我做主”。
(4)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1)①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②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学会向有关部门及时求助,还可以求得法律的帮助;
③可以通过诉讼手段或非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2)①提高道德修养,文明交往,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理解宽容他人;
②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抵制不良行为;
③善于调控不良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④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等。
(3)①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
(4)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①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网民享有上网的权利,但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刑法:
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事犯罪和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刑罚:
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刑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罚的种类和特点: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主刑的特点是: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附加刑的特点是: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违法的分类: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
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①违宪制裁;②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③民事制裁;④刑事制裁(刑罚或刑罚处罚)。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本质特征:触犯刑法。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和行为。 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和行为。
联系: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②它们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般违法行为 | 犯罪行为 | |
社会危害性 | 较小 | 更大 |
违法性 |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 违反刑法 |
应受处罚性 |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 应受刑罚处罚 |
一般违法行为 | 犯罪行为 | |
社会危害性 | 较小 | 更大 |
违法性 |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 违反刑法 |
应受处罚性 |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 应受刑罚处罚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