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法律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某班组织了一堂以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学法懂法】
初中生小明和同学小亮正骑着自行车一同行进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一辆轿车为躲避前方来车拐进自行车道,将小明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飞奔而去.几位好心路人将小明送至附近医院,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明小臂骨折.
(1)小明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请说出相关法律规定.
(2)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同学小亮应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去做?
【知法用法】
经交警查看监控,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私下找到小明家人,提出和解.小明及家人咨询了律师,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明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小明及家人运用了哪些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咨询律师②和解③诉讼.
(1)生命健康权;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侵害公民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生命健康权容易受到侵害,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2)①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②要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③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咨询律师;和解;诉讼.
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刑法:
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事犯罪和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刑罚:
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刑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罚的种类和特点: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主刑的特点是: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附加刑的特点是: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违法的分类: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
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①违宪制裁;②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③民事制裁;④刑事制裁(刑罚或刑罚处罚)。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本质特征:触犯刑法。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和行为。 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和行为。
联系: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②它们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般违法行为 | 犯罪行为 | |
社会危害性 | 较小 | 更大 |
违法性 |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 违反刑法 |
应受处罚性 |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 应受刑罚处罚 |
一般违法行为 | 犯罪行为 | |
社会危害性 | 较小 | 更大 |
违法性 |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 违反刑法 |
应受处罚性 |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 应受刑罚处罚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